当前位置:首页 - 工运理论 - 文章详细
深化工会建设,必答的时代课题——新形势下加强工会建设切实发挥作用综述(三)

发布时间: 2009-10-26 9:54:05   浏览:1929   字体大小:

  •   加强工会建设的话题并不新鲜。然而,提高工会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紧迫性,却是伴随着社会各方对工会工作寄予更高期望而日益凸显的。

        目前,全国基层工会组织达172.5万个,覆盖单位368.2万个,会员总数2.12亿人,其中农民工会员7200多万人。随着工会组织基础更加牢固,体系逐步完善,无论党委和政府,还是广大职工,或是有关方面,都对工会在服务大局中切实发挥作用充满期待、寄予厚望。

        但是,由于工会建设中困难依然不少,各种不符合科学发展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一些地方对工会组织建设重视不够;有的地方在企业改制中把工会组织并入党群工作部门,个别的甚至撤销;还有不少工会在加强自身建设上措施不够、力度有限,行政化、机关化作风依旧……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工会工作环境的优化和工作效能的提升。

        以国有企业工会为例,有关统计显示,2008年国有企业专职工会工作人员9.3万人、兼职工会工作人员43.5万人,相对2003年分别减少了31.1%和23.3%.而改制企业尤甚:在辽宁,企业改制后工会干部减少了34.4%;在河北,改制后企业工会有1/3设在党群工作部;在部分改制破产企业中,托管人群干脆没有工会组织……

        组织是基础。虽然中华全国总工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会组织,但相对不断发展壮大的工人阶级队伍来说,实现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的目标,还须付出艰辛的努力。更何况,即便一些工会已经建立起来,但建设水平并不高,尚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事实上,当前一些地方和企业之所以出现职工权益受损害、职工队伍不稳定、劳动关系矛盾激化等情况,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用人单位工会组织不健全甚至没有建立工会,导致职工合理需求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合法权益难以得到及时维护,而上级工会又无法及时掌握职工队伍状况和给予妥善处理。

        因此,继续狠抓工会组建,依然是加强工会建设课题重中之重的内容,只不过今天的工会组建工作已非启动之初线条粗犷的“一把抓”,而须在突破难点、猛攻重点上下功夫。

        天津市工会的经验便是生动的例证。他们在推动工会组织全域覆盖时,主要在四个方面着力:一是调整充实区县系统工会领导力量,加强资源配置,切实发挥区县系统工会在推动中小型非公企业工会组建上的优势和作用。二是在国企改制中,坚持随改随建,确保工会组织不断线;坚持“壳体”企业工会正常运转,确保工会组织不断层;坚持“托管中心”建工会,确保工会会员会籍正常接转,保证会员不流失。三是在天津市建筑业协会成立了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委员会,负责外来务工人员建会、维权和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以组建及时、管理到位、维护有力最大限度地把外来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四是以在津世界500强企业为重点开展建会集中行动,以这些企业的影响带动更多的企业组建工会。截至目前,天津市国有集体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入会率达96%以上,外资、民营企业入会率和外来务工人员入会率也分别逾80%和90%.

        当然,工会要切实在推动科学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上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不仅要“建”起来,更要“转”起来。特别是随着党委和政府“把更多的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工会组织更应深化自身建设,对新形势下肩负职责要有深刻认识、准确定位,对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关系要加以重新调整,切实掌握和运用好党委和政府赋予的资源和手段,进一步提高能力和水平。

    摘自:中工网

        北京市总工会在贯彻落实“创新社会化工作模式,建设服务型工会”工作思路时,便以加强自身建设为突破口,成效突出。市总工会首先从自身“开刀”,一是大力调整组织机构,整合部门职能,形成有利于重点工作推进的大部门工作模式;二是强化产业部门建设,相继成立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两个产业工会,进一步理顺市总机关职能部门与产业部门及地方工会的关系,形成职能部门制定政策、宏观指导,产业部门及地方工会贯彻执行的工作格局。同时,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上狠下功夫。市总工会党组严把“进人”关,坚持逢岗必争、逢进必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公务员充实到机关工作;加大培训和研讨力度,狠抓作风建设,推进工会干部的思想理论建设和能力素质提高。这一系列举措,为推动工会工作由系统内自我循环向系统外开放运行转变,由内部单一运作向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社会化格局转变,由强化维权职能向维权和服务相结合转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机制保障。

        山东潍坊市总工会在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时,把解决职工“三最”现实问题与建立完善维权长效机制、把健全组织领导机制与发挥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作用结合起来,不仅为“创建”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也切实提高了工会建设的水平。如工会聘任的1万名劳动关系协调员,在调处矛盾、协商薪酬、预防职工群体性事件等工作中,有效发挥了法律法规宣传员、维权工作指导员、维稳工作信息员、劳动纠纷调解员和落实职工权益监督员的“五大员”作用,工会工作效能由此得以大大提升。

        总之,提高工会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时代课题已经提出,当无可回避。所幸的是,各级工会早已行动起来,上述提及的种种积极探索和有益经验,都是各地实践的结晶。相信借全国工会工作经验交流会议的东风,工会建设必将更上层楼!